第一章 洗涤的基本过程
一、 水洗的程序和步骤
(一) 涤剂的选用
水洗是织物洗涤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的方法,要取得良好的洗涤效果,除了需要有正确的洗涤条件——水洗机适当的作用力、水质、洗涤程序、合适的洗涤量等,还有一个重要条件是水洗洗涤剂的选用。常用的水洗剂有洗衣粉(低泡、中泡、高泡、增白、漂白、加酶洗衣粉等)、皂类(肥皂片、皂液)、液体洗涤剂等。选用洗涤剂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按不同的水质特点选择洗涤剂
在水质条件比较好的条件下,对使用洗衣粉并没有太多的要求。在硬水地区,如果硬度超过洗涤用水要求,而又没有软水处理设备,就应选择一些具有抗硬水性能的洗涤剂。但不宜选用皂基洗涤剂;因为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之类的金属离子,用皂基洗涤剂进行洗涤,会产生大量的金属皂形成不溶于水的皂垢,这不仅浪费洗涤剂,又会使织物沾上皂垢,影响洗涤质量。
2、根据洗涤设备选择洗涤剂
水洗大都采用水洗机,宜选用低泡或无泡的洗涤剂,不宜用高、中泡的洗涤剂。这是因为高、中泡洗涤剂在洗涤中会产生相当多的泡沫,影响水洗机对被洗物的作用力和被洗物间的相互作用力。同时过多的泡沫会使过水难以彻底,或需耗用很多时间,才能过水彻底,这样导致耗水、耗电、费时和降低设备利用率;若先用低泡或无泡的洗涤剂,就会克服这些弱点。
3、按洗涤对象选择洗涤剂
水洗各种类型的衣物及床上用品,餐巾、桌布要选用性能好的洗涤剂时还应特别注意:
(1)丝绸或毛织物
丝绸或毛织物化学成分含蛋白质,不耐碱,碱会破坏其牢固度。洗涤这类织物宜用中性洗涤剂或丝毛专用洗涤剂,忌用含酶洗涤剂。
(2)棉麻织物
棉麻织物具有一定的耐碱能力,对洗涤剂无特殊要求。
(3)人造纤维
人造纤维耐碱性能差,宜用中性洗涤剂。
(4)合成纤维
合成纤维具有一定的耐碱能力,对洗涤无特殊要求。但对含有粘胶纤维的混纺织物,应选用中性洗涤剂或丝毛专用洗涤剂。
(5)床单、毛巾和台布
床单、毛巾和台布一般是纯棉或含化纤的织物,可选用一些碱性较强的洗涤剂。
4、按污垢特点选择洗涤剂
如果衣服上沾有血污、巧克力渍、汗斑或某些人体分泌物,使用一般洗涤剂洗涤效果不理想,可选用含酶洗涤剂,利用酶对蛋白质的分散作用,使污垢得以去除。
(二) 普通衣物的洗涤
在洗衣车间,我们大多用机械进行水洗,因此掌握正确的科学的机械水洗工艺,可以达到理想的洗涤效果,不仅省时省力,而且保护衣物不受损坏,同时又能达到彻底去污目的。机械水洗根据被洗织物的不同分为普通衣物和白织物两大类。
1、普通衣物的机械水洗工艺
普通衣物的机械水洗工艺由冷浸和预洗→主洗→过水→脱水→烘干或晾干五部分组成。
(1)冷浸和预洗
把已完成预处理的衣物,按其颜色分类,进行主洗前冷浸和预洗。即将这些衣物放入冷水中进行2~3分钟预洗,其目的是使衣物上的污垢与织物纤维间的结合力遭破坏后给下一步洗涤创造条件。这不仅能省洗涤剂,同时也有利用漂洗,但应注意冷浸与预洗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搭色和串色。
(2)将完成冷浸与预洗的衣物放入机械滚筒内,打开进水阀放入适量的水,然后从机器加料口加入溶解于水的洗涤剂,(多数衣物选用PH值为中性的液体洗涤剂)启动加热洗涤开关,在达到洗涤温度的条件下,洗涤10~15分钟,即可完成主洗过程。在主洗过程中需要掌握以下要求:
①衣筒装载衣物以洗涤剂溶量70%为标准;②原料特别轻薄的衣物应用洗衣网袋装好,放入衣筒以防损伤;③颜色深浅的衣物应分开洗涤;④耐高温和不耐高温的衣物分开洗涤,洗涤时衣筒内水不宜台多,应保持低度水位。
(3)漂洗
完成主洗脱水后进入漂洗,用净水通过液筒内机械力和温度将织物内的洗涤剂和污垢清除,漂洗时应遵照以下安排:
①漂洗水位需略高于主洗水位;②一般衣物均需漂洗3~4次;③漂洗也需要温度且每次漂水的温度逐一下降,例如:主洗的水温50℃,第一次漂洗水温应取40℃,第二需取30℃,第三次取20℃。
(4)脱水
完成漂洗后的织物便可进入脱水阶段,脱水一般可根据被洗物的要求适当的掌握脱水时所需时间,脱水时间不应太长,脱水后织物的含水量应大于20%,以有利于织物的烘干。
(5)烘干或晾干
完成漂洗后的衣物需将其干燥,干燥方式有两种,晾干或烘干机烘干,对标识上标不能加热烘干或晾干的衣物,需根据织物纤维特性用平铺或悬挂方式晾干,对标识上标有能烘干的衣物,则需按照衣物的烘干温度在烘干机经过一定的时间完成烘干过程。
2、工服的水洗工艺
工服一般指宾馆、饭店、医院的厨衣、台布、餐巾、医用服装等。这些织物的水洗必须通过大型水洗设备才能完成,它们的洗涤工艺由冲洗→预洗→主洗→漂洗四部分组成。
(1)冲洗
这类织物一般不需要做洗前预处理,而是直接进入水洗机转笼进行冲洗,为主洗做准备。目的是利用水洗机械力、热量等作用,尽可能把被洗织物上的水溶性污垢和颗粒型表面吸附污垢等冲离织物,以减少主洗过程中洗涤剂的消耗,提高主洗效果。
冲洗的具体工序:将织物放入水洗机液筒内,打开进水阀,当水达到中水位启动加温洗涤开关,在温度达到30~40℃洗涤1.5~2.5分钟脱水,再重复此过程1~4次,直到排水阀出水没有污垢即可。
冲洗的安排:①水量不宜过大,可增加机械力作用,以中水位为准;②水温不宜高于30~40℃,以防高温作用下使一些污垢特别是蛋白质污垢在高温作用下凝固难以去除;③单次冲洗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某些脱落的污垢因水无悬污力而被水冲洗后截获在织物上形成污垢再沉积,影响冲洗效果。
(2)预洗
预洗是一个加有适量洗涤处理剂的预去污过程,是为核心主洗去污阶段做准备提供有利条件的过程。
预洗工序:完成冲洗脱水后打开水洗机进水阀给水,水位控制中水位,将适量的预洗处理剂,从机器加料口,加入机器滚液筒,打开加温洗涤开关,开始预洗。洗涤温度控制在30~40℃之间时,洗涤2~4分钟便可完成预洗,进行脱水。
预洗的要求:①预洗一般为一次,最多两次。②预处理剂一般都选用比主洗用的洗涤材料档次低的,起到润湿污渍作用的洗涤剂。例如针对一些油性污垢特别多的织物,可用含碱最大的洗衣剂,把此类污垢去掉。
(3)主洗
主洗是洗涤过程的核心去污阶段,次阶段是一具以水位介质,在适量的水温、时间、机械力等作用下,充分发挥洗涤剂化学作用,达到一个相对理想的去污环境,将吸附在织物上的污垢溶解达到目的去污目的的过程。
在完成织物的预洗后,便进入了主洗工序,首先打开水洗机的进水阀给水,水位一般控制在低水位,然后根据被洗织物的脏污情况加入合适的洗涤剂,打开加温洗涤开关,加温至40~95℃之间,时间为10~15分钟,完成以后,再根据被洗物的油污情况,决定是否需加入去油剂,如需加入去油剂进行去油处理,则可以再次加入,洗涤8~10分钟。在主洗的时候,要注意洗涤应保持较高的PH值(PH值保持在11~12),以加强洗液的去污作用。
主洗过程中要注意:
1)正确掌握洗涤剂的去污作用
在主洗中,合成洗涤剂的去污,首先通过它的湿润作用,降低和削弱污垢与织物之间的吸引力,使吸附剂强度减弱,在水洗的冲击力作用下脱落,油基污垢受成洗涤剂湿润、乳化、分散、增溶抗沉积作用脱落并而悬浮于洗液中,最后污垢再随洗液排放出去。合成洗涤剂的去污也可用这样一个公式表达:
织物·污垢+洗涤剂 织物+污垢·洗涤剂
洗涤是织物中污垢向洗液中扩散以及洗液中污垢返回织物中的状态平衡过程,是一个可逆的平衡过程。当织物被放洗涤剂溶液中时,织物中污垢的浓度必然大于洗涤剂溶液中的污垢浓度,污垢向洗液中扩散,当静止状态时,扩散的效率是相当低的,我们通常说的对织物进行浸泡,就是上述理论的应用。在非含酶洗涤剂中可浸泡的去污效果差有另外一个原因:在浸泡过程中,洗液存在于织物表面时,在织物表面形成一层表面膜,这层膜的存在限制了织物中污垢向外扩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表面膜限制污垢扩散的能力相对增加了,污垢扩散能力减少,这就是为什么在现有条件下,浸泡不能代替主洗的原因。如果仅是将被洗织物在洗液中浸泡,上述洗涤剂污渍表达式永远只能趋向平衡,也就是说达不到去污的目的。
2)合理运用水洗机械力作用达到不损坏织物又能达到去污的效果
水洗机滚筒转动产生的机械作用力,导致洗液冲击力的产生,也导致了织物之间的推动力和挤压力的产生。这些作用力都能加速洗液与织物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使洗液在织物表面形成表面膜的可能性不存在,促使洗液强行挤压织物纤维间隙,若是纤维素纤维洗液还可进入纤维之间的毛细管空间以取代其污垢,使污垢迅速地脱离并扩散到洗液中。用手搓、擦、棒打的过程中,除了摩擦力帮助去除污垢外,也加速了洗液与纤维之间运动,达到去污目的。
驱使洗液迅速进入织物的作用力是否越大和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去污呢?答案是否定的。作用力越大和时间越长,第一会增加纤维的磨损程度而缩短织物的使用寿命,第二会使某些污垢返回织物纤维间甚至到纤维的细管内部,形成人为的污垢再沉积,降低了洗涤的效果。因此适当的机械力作用才能达到保护织物又能去污的目的。
在洗涤的同时还需要掌握水洗机的装载量与洗涤效果的关系。水洗机都有一个额定的装载量,一般装载量是设计容量85%,在这个装载量下洗涤,机械作用力是比较适中,织物磨损程度较小。如果水洗机洗涤的织物低于额定装载量,那么机械作用力就会过大,就会造成织物磨损和污垢再沉积的程度增大。但对于特别的极重污垢织物的洗涤,需要较强的机械作用力,所以在洗涤时可以有意识地少置五分之一的织物,另外,织物洗涤量若超过水洗机额定装载量,就会削弱水洗机产生的机械作用力,影响洗涤去污效果,同时增加了水洗机各传动部件的负荷,也不利于设备正常使用。
3)掌握温度在水洗过程中对除污及织物纤维的重要影响
物理化学分析,一定的温度可以加速物质分子的热运动,提高化学反应的速度。与化学或物理过程一样,温度对于去污作用是相当有影响的。洗液温度的升高,会使洗涤剂加速溶解,渗透力加强,促进了对污垢的溶解作用;也使水分子运动加快,局部流动加强;也使固体脂肪类污垢容易溶解成液体脂肪,有利于污垢的去除。温度每增加10℃反应速度将加倍,因此,在不损害被洗织物的情况下,在洗涤剂温度使用范围内尽可能地在织物承受的接近上限量度条件下进行洗涤。
选择洗涤温度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①根据合成洗涤剂的性质
合成洗涤剂表面都含有一定比例的表面活性剂,起到主要去污作用,各种类型的洗涤剂,除了用量合理外,还需要有合理的温度;而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类洗涤剂,若选择60℃以上,则去污力显著增加,而在60℃以下时,温度的变化,对去污力影响不大。因此,掌握使用好洗涤剂,合理的洗涤承受温度可提高洗涤剂的利用率。当然,在选择洗涤温度时,还应权衡被洗物所能承受的温度。
②根据被洗物的性质
每一种织物都有一定的耐受洗涤温度,若超过则会引起不良的后果。纯棉织物的洗涤温度越高对去污是越有帮助的,又没有上面不良后果;化纤织物的耐受洗涤温度最好控制在50℃以下,若高于60℃,容易引起皱折;而浅色丝织物到洗涤温度最好控制在40℃左右,深色的衣物最好在常温下洗涤。
③根据污垢状况
污垢有一定的承受温度和一定的最佳去污温度,如果洗涤温度高于承受温度,就会加速其变性。致使去污难度增大。例如织物上蛋白质污垢的去除,在初始洗涤阶段,温度应选在38℃,过高会引起蛋白质变性凝固,难以去除,又如织物上的油性污垢,洗涤温度过低(例如40℃),会影响污垢的去除,温度越高(例如85℃),则对去除它有很大的帮助。对于那些混合性的污垢,应首先以适当的洗涤温度去除耐温低的污垢,再逐渐提高温度去除耐高温污垢。
4)了解污垢性质及织物纤维特性,把握适当的洗涤时间任何一个物理和化学反应,都需要一个合适的作用时间,而这个作用时间是由这个反应的物质及这些物质之间的作用关系决定的。主洗这个步骤也包含着多个物理和化学反应的过程,同样需要一定的作用时间,以求各物理和化学反应达到要求,取得好的去污效果。也就是说,洗涤时间与织物的去污率有直接的关系,如果主洗的其它条件都具备,作用时间过短,各种作用与反应就不能达到要求,从而影响了去污率;而作用时间过长,虽然预期去污率达到了,但是会浪费时间和能源,又增加了织物的磨损率。要确定好主洗的时间,应考虑下列几个因素:
①被洗织物
被洗织物的结构、性能、染色牢度等必须认真分析,对于比较纤细的织物、结构比较疏松的织物,纯化纤或含大量化纤的织物,在不影响去污率的前提下,应适当缩短洗涤时间。
②洗涤剂
洗涤剂的性能对于主洗去污率和速度具有一定的决定作用。性能优良的洗涤剂,去污率高和作用速度快,所需洗涤时间相对短。对于一些作用比较强劲的洗涤剂,在使用时,尽量减小洗涤时间,避免织物过多的受损。
③污垢
污垢脏污程度和污垢类型也是决定洗涤时间的一个因素,对于重垢织物需要相对长的时间,正常的污垢经过一定的洗涤时间就可去除。但对于某些特殊污垢,在常规的洗涤过程中,即使延长时间,也不一定被去除,必须采用特殊的方法处理,例如台布上的霉垢和辣椒油垢等。
5)装载量
关于洗脱机的装载量与洗涤的关系,有一种错误认为,同一类污垢的织物用同一类型的水洗机洗涤,若放置水洗机容量的90%到织物和75%到织物,由于前者织物比后者多,只要延长洗涤时间和增加洗涤剂,去污率就可以达标。这种看法是不科学的,它并没有考虑由于超载而影响了洗涤时的机械作用力,即使增加洗涤剂或延长洗涤时间,收效也不大,只会浪费时间和洗涤用料。
在水洗过程中,无论是冲洗、预洗还是主洗,都有不同的针对性,有各自的去污功能。而这三个阶段均全部包括或部分包括以下提到的多个因素:
水洗条件:水质和水量、时间、温度、作用力。
洗涤剂因素:构成洗涤剂成份和配比,洗液浓度、洗涤剂使用条件。
污垢因素:泥垢成份及其浓度,水溶性的固体颗粒状污垢的大小、形状和表面电荷的类型,液体污垢在织物上吸附情况,以及这些污垢在被洗织物上的存在时间及存在时受影响情况的因素。
织物因素:织物的组成成份、表面性质、亲水性、在水中的电荷以及衣物的装载量。
(4)漂白
水洗时,常用的漂白剂有:漂液、漂白粉、彩漂粉。
1)漂液漂白的工艺过程
适用范围:适用于白色的棉、粘纤、涤纶、腈纶、醋纤、维纶、织物的漂白,而不能用于丝、毛棉伦及有颜色的织物漂白。
漂白工序:将需漂白的织物在完成主洗洗白后,打开水洗机进水阀给水,水位控制在中水位,打开加热洗涤开关,从机口加入漂白液,漂液下落方向应与水洗机滚筒转到方向一致,在温度达到60℃左右保持漂白洗涤6~9分钟,整个过程就可完成。
要求:当对织物漂白要求不高时,可在主洗温度达到60℃后,将漂液加入主洗液中,洗漂同时进行。在漂白时,洗液PH值应控制在10左右。漂液的用量应按漂液产品说明书计量使用。
2)漂白粉漂白的工艺过程
使用范围:适用于白色的棉、粘纤、涤纶、丙涤织物的漂白,不能用于丝、毛、腈纶、醋伦、维纶,及有颜色的织物的漂白。
漂白工序:与漂液的程序相同,只是在向水洗机内加料时,需先将适量漂白粉在温水中溶解为液体再从加料口内加入。
3)彩漂液漂白的工艺过程
使用范围:适用于除棉伦、醋纤、维纶纤维外地所有无色、有色的织物。
漂白到工序:当漂白织物在主洗温度到90℃时,将适量的彩漂液从加料口中入,洗漂同时进行。在洗涤温度保持在90~100℃时漂白洗涤,10~15分钟后,漂白的过程便可完成。
要求:漂白的洗液PH值应控制在10~11为佳。较浓的彩漂液使用时应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以免灼烧皮肤,操作时要戴手套。彩漂液使用时,不可放置在设备中。使用彩漂对水洗设备的要求较高,要求与洗液接触的机械部位都必须是不锈钢材料。
4)彩漂粉漂白的工艺过程
使用范围:适用于维纶纤维除外的所有无色、有色的织物。
漂白的工序:需漂白的织物在主洗温度达到60℃时,将用温水溶解成液体的彩漂粉,从加料口加入洗液中,继续洗涤12~15分钟,漂白过程即可完成。其操作时要求与彩漂的使用相同。
(三)水洗后的处理
织物在通过主洗、漂白后,洗涤就告以段落,但为了使干净的织物根据不同的用途而需要进行化学上的处理才能达到人们对织物最佳的使用要求,这就需要经过水洗后处理。水洗处理包括过水,柔软、中和、增白、上浆、脱水六个工序。
1、过水
无论是家庭洗衣还是工业洗衣,要保证整体洗涤质量,除了要重视主洗的控制、漂白的补充外,过水这一环节也不可忽视。
一般在过水过程中,为了使水与被洗织物所含的洗涤残液保持足够大的浓度梯度,以及为提高过水效率,通常采用高水位形式。过水的次数与织物性能、使用的洗涤剂性能有密切关系。纯棉纤维吸水性能优良,在洗涤过程中,它所吸附的洗液也比其它纤维(如涤棉等)多好几倍;同样是棉纤维织物,因结构不同,吸水性能也不同。例如毛巾类织物要比平纹结构织物吸水性能优良。对于含碱类比例大大洗涤剂洗涤的织物,由于碱类(如碳酸钠、氢氧化钠、三聚磷酸钠等)到漂洗性能很差,需要相对多的过水次数。实验数据显示:在一台50公斤级的水洗机以高水位为主洗后毛巾过水,第一次过水后,毛巾含残留洗液是16.7%;第二次过水后是3.23%第三次过水后是0.108%;第四次过水后是0.0117%。因此,过水次数3~4普遍适用于大部分的织物。
主洗后织物过水需要一定的热能。但选择温度有个原则:每次过水的水温应成比例的梯级下降,不可骤降。例如主洗温度为80℃,那么第一次过水水温取70℃,第二次过水水温取55℃,第三次过水水温取35℃。
采用高水位过水,时间应选在1.5~3分钟。50公斤级以下水洗机过水时间可选取1.5~2分钟,50公斤级以上的可选择2~3分钟。
2、柔软
在完成主洗和漂白后,对于一些舒适柔软蓬松的织物,就需经过水洗后处理的柔软工序,才能达到目的。
柔软:在完成主洗和漂白的织物,虽然达到良好的清洁度,但不是很柔软,柔软过程就是利用柔软剂这种物质,由于在水中分散,并对织物有适当的亲和力,使织物纤维和内部平滑良好的状态、柔软、蓬松和抗静电效果的过程。
柔软的工序:在织物进行最后一遍过水时,水温达到常温20℃时从加料口加入柔软剂,保持低水位柔软洗涤5分钟左右即可。
柔软的要求:柔软时应按柔软剂产品说明的用量严格计量使用会造成织物燃料变色。目前的柔软剂均为阳离子型柔软剂,切不可与荧光增白剂同时使用,使用时需交替进行。
3、中和
由于主洗和漂白时洗液中含有的碱类、氯类及钙类物质附着在织物上,加热经过处理时,由于受水洗机等因素的影响,不能绝对地保证没有这些物质残存在织物内,这就会引起白色织物泛灰或泛黄,影响颜色织物的色彩鲜艳度,也会使织物手感发硬。为了排除这些残存的物质就需进行中和这道洗涤处理工序,利用中和酸剂的作用降低碱类物质,使织物表面PH值保持在5.8~6.5之间,而产生舒服感。中和在去除氧钙、氯钙类物质的同时还会使织物增白达到柔软的手感,与此同时过水时加入中和酸剂还会减少过水的次数,节约能源。
中和工序:在第二次或第三次过水,水温为30~40℃时,从加料口加入适量中和酸剂,洗涤3~5分钟即可。
要求:中和酸剂用量一般控制在0.2%~0.3%,实际操作时还需在加中和酸洗涤后测试洗液的PH值。以确保其中和酸剂的确切用量,以免造成织物受热冷却腐蚀设备及织物烘干后的粘结。
4、上浆
上浆这个步骤主要是针对餐饮业的台布、餐布、某些制服等棉织物或混合纤维织物。通过上浆处理能使被浆织物表面挺括、防止纤维起毛、有良好的观感;同时也使被浆织物表面有一保护层面,使污垢的浸透收到一定的阻延作用;也能使被上浆织物由于浆料的粘合作用,其纤维得到一定的强化效果,对于延长织物的使用寿命起到一定的作用。
浆料的种类有许多,针对织物纤维的特点,经常使用的浆料应具备以下特性:
①抱合力大,具有一定的粘合力,在纤维表面能形成膜层。
②有一定的增强纤维强度的能力。
③易于洗除,不应有异味。
④上浆后影响纤维织物的表面色泽。
常用浆料有天然和化学浆料两大类,洗涤业常用的是属于天然浆料的淀粉类浆料和属于化学浆料的聚乙烯醇浆料,下面对这两种浆料作一下介绍:
(1)淀粉
淀粉是天然高聚物,属于多糖类物质,广泛存在于某植物果实、块茎、根部或种子中。
淀粉对亲水性的天然纤维有良好的粘合附着性能,具有一定的成膜能力,优质淀粉是无定形的白色或微黄色、富有光泽的细腻粉末,成膜硬但比较脆。淀粉的资源比较丰富、价格低廉在洗涤企业应用广泛,一般比较常用的是木薯淀粉。
(2)聚乙烯醇
聚乙烯醇(简称PVA)属于合成浆料,是由醋酸乙烯酯单体聚合成聚醋酸乙烯,再经醇解而成。聚乙烯醇外观为白色粉末,聚乙烯醇的部分醇解物适用于合成纤维,完全醇解物适用于纤维素纤维,而这两者的混合物适用于纤维和合成纤维到混纺,可根据上浆的技术需要选用不同的规格的聚乙烯醇。一般地,部分醇解物形成的层膜柔软、弹性强、吸湿性稍大,而安全醇解物形成的层膜较坚挺丰满。
聚乙烯醇对合成纤维及纤维素纤维均有好的上浆性能,用于小批量织物的上浆居多,一般有不用于台布、餐巾的上浆处理。
上浆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生浆,而是熟浆。生浆的方法:在洗涤织物的上浆步骤时,取适量浆粉放于小容器内,以一定的温水搅拌溶解后,缓慢地加入转动中的水洗机,作用时间2~3分钟,温度40~45℃。这种方法操作简易,但成膜效果不是很坚牢,容易在烘干或平烫中失去一部分浆,而且在熨烫或平烫中要求作用温度较高。熟浆的方法、上浆的过程与生浆的大致相同,区别在于:在以室温水溶解适量浆份后,再加入沸水或加热,使之成为稀的浆状糊液,然后再缓慢加入转动中的水洗机。这种方法操作较复杂;但成膜效果好,不易在烘干或平烫中失浆,在熨烫或平烫中要求作用温度适中即可。
上浆应用的是上限低水位。浆份的用量是1:100(干织物重量),但应根据台布、餐巾的使用单位的具体要求而决定用量。使用淀粉作为浆料对织物上浆处理,有一个缺点是成品较易被某些昆虫侵蚀,应注意妥善保管。
5、脱水
洗涤的最后一个步骤是脱水,是利用水洗机(脱水机)滚筒高速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使滚筒内含水织物的含水量尽可能的降低。一般带脱水功能的工业水洗机的高速脱水过程,可使织物含水量降到30%~45%,脱水效率与设备、织物和作业时间有很大关系。一般地,脱水离心力作用和同样的作业时间,棉织物的含水率要比混纺、化纤的高,毛巾的要比纯棉床单的高。而织物的含水率将直接影响其烘干和烫平效率,例如,含水率低调毛巾,在同等烘干条件下要比含水率高的毛巾所耗用的烘干时间短;而含水率低调床单,在同等温度的烫平条件下,要比含水率高的床单熨烫速度要快。
不同型号的水洗机所需的脱水的时间也不相同,如型号50公斤级水洗机,滚筒直径10cm,滚筒脱水转速600转/分钟,对于标准重量毛巾的脱水时间是10分钟,纯棉床单是8分钟,涤棉床单是6分钟,纯化纤衣物是1分钟。对于那些纤织物、毛织物、灯芯绒、高级针织品、带饰物的衣物等则不宜作高速脱水处理。
版权所有Copyright by泰州市中天洗涤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公司核心产品:洗涤机械,洗涤设备,地址:泰州市经济开发区鲍徐路66号
苏ICP备11009287号-5 Theme By XinTheme